豆瓣評分8.0!陳建斌|《塵封十三載》獲好評 他做對了什麼

8.0分!由陳建斌、陳曉領銜主演的刑偵懸疑劇《塵封十三載》於近日開分,以8.0的評分在今年迷霧劇場已播劇集中名列第一,或將成為下一個懸疑“爆款”。

《塵封十三載》改編自婁霄鵬的小說《黯夜之光》,講述了刑警衛崢嶸和陸行知跨越十三年探查塵封懸案,師徒合力追緝真兇的故事。

與其他懸疑刑偵劇相比,長達十三年的時間跨度成為該劇的最大特色。從1997到2010年,雙時空線交叉敘事不僅讓案件偵破過程懸念迭生,也加入了對人性情感的深度探察,讓故事和人物具有了時間的厚度與廣度。

正如主演陳建斌所說:“把衛崢嶸放在時間的長河裡,去考驗他。這是我最喜歡的地方。”

穿過時間的長河,陳建斌同樣給觀眾留下了許多深入人心的個性角色,無論是帝王將相,警察商賈,還是一個個紮根在泥土裡的市井小人物,都被他詮釋得入木三分。

談到塑造人物的表演經驗,陳建斌這樣對我們說:演角色不是演身份,而是演他們背後的“人”,“觀眾喜歡的好角色,一定是活生生的。”

談新劇《塵封十三載》

在時間長河裡“考驗”角色和演員

“陳建斌懟人好上頭!”《塵封十三載》中,陳建斌演繹的警察衛崢嶸憑藉懟天懟地的“暴躁”人設成功出圈。網友紛紛評論:“說出了打工人不敢說的話。”“求老衛開班教我吵架。”

特立獨行,充滿江湖氣息的老衛很容易讓人想起《三叉戟》中,陳建斌飾演的“大背頭”,同樣是粗糙直率但不乏人情味的老警察形象。

不同的是,《塵封十三載》時間跨越十三年,要演出人物不同年齡階段的狀態,給演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也給予了更大的表演空間。

陳建斌坦言,這正是《塵封十三載》劇本最吸引自己的地方。

“把衛崢嶸放在時間的長河裡去考驗他。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?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會自問,我們是不是被生活改變了,已經忘了年輕時候的樣子,變成了自己都不認識的人?十三年足以改變很多東西,把一個人變成另一個人,這一點我很喜歡。”

的確,十三年前的老衛是成熟老練的刑警骨幹,一身皮衣意氣風發;十三年後,卻搖身一變成了無慾無求的“居家大叔”,身穿拖鞋背心,手裡拿著兒子淘汰下來的兒童水壺。

無論是造型細節處的巧妙設計,還是人物舉手投足流露出的內心活動,陳建斌都準確地詮釋出了人物身上的時間跨度,也充滿了生活的煙火氣。

他說這一方面得益於原著和編劇的細緻描繪,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對錶演的要求,“真正的好角色,能讓觀眾接受的,一定是活生生的。”

不僅如此,《塵封十三載》還是陳建斌和導演劉海波的第四次合作,從七年前的《中國式關係》到三年前的《三叉戟》再到這一部,兩人之間早已培養起了十足的默契。

“導演營造了一種很輕鬆的創作氛圍,讓所有演員都能盡情地展現自己的才華。優秀的劇本難得,優秀的導演更難得。”

與劉海波相比,陳建斌和另一位主演陳曉雖然是首度同框,卻可以說是一拍即合,相見恨晚,“我們很投緣,氣場特別合。磨合的過程幾乎等於零,瞬間就進入到了角色當中,很多東西都是心領神會。”

戲裡,陳曉飾演的年輕刑警陸行知十三年初心不改,充滿執著與韌勁,戲外,陳建斌眼中的陳曉同樣專注而純粹,“曉哥身上有演員的美德,拍戲的時候能夠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角色當中去。他跟我和海波一樣,很純粹地認識演戲這件事。”

談經典《三叉戟》

希望角色永遠留在觀眾心中

《三叉戟》裡的“大背頭”崔鐵軍,《塵封十三載》的老刑警衛崢嶸,還有《黑土無言》中的東北警察關宇,陳建斌近幾年一口氣出演了不少警察角色。這在他的演藝生涯中並不多見。

在他看來,這是一種好劇本造成的巧合,而非自我重複,“正好這幾個角色劇本都寫得特別好。不能為了所謂的差異性就去刻意地迴避,那沒有必要。”

《三叉戟》

陳建斌坦言,自己年輕的時候,確實會有意識地避免所謂的“同質化”角色。

也正因如此,我們看到他的過往作品,戲路很寬且鮮有重複。從帝王將相到升斗小民,從歷史古裝到現代都市,無論是一代梟雄曹操,深藏不露的雍正,還是《無名之輩》裡的落魄保安,《一個勺子》中的淳樸農民,都能演繹得入木三分。

然而,隨著表演經驗不斷豐富,陳建斌逐漸放下了這種執念,也意識到“身份”只是角色的外衣,演員的任務是要發掘出每個角色身上獨一無二的“人性”。

“演皇帝、演警察,你如果去演這個身份,演這個概念,那沒有什麼可演的。你要找到他是什麼樣的人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
不僅戲路廣闊,角色多變,陳建斌也是圈內少有的“全能型”電影人,大銀幕、小熒屏、話劇舞臺都有代表作,導演、演員、綜藝人等身份也都駕馭自如。

在他看來,這其中難度最高的,還要數“導演”,做演員時,常常納悶導演為什麼動作那麼慢,真正當過才知道其中的不易,“最難的就是劇本,三五年可能才能孵化出一個可以拍的劇本,好劇本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。”

提到陳建斌,《甄嬛傳》自然是繞不開的關鍵詞。這部12年前的劇集至今仍保持著全網頂流的“現象級”熱度,一代又一代網友也在不斷地各出奇招,進行著各種形式的“二創”。

聊起這些,陳建斌用一句俗語笑著回應:時代的浪潮到了,我們在河邊走,肯定會被打溼。

玩笑歸玩笑,對於演員而言,觀眾能記住自己的角色,無疑是最大的樂事。對此,陳建斌也深有同感,“每個演員都希望自己的作品,能永遠留在觀眾的心裡。那就說明你的作品深入人心了。”

至於“下一個經典”將於何時到來?陳建斌回應得十分坦然:如果懷著執念,下一部戲一定要弄出經典,往往適得其反,經典不是刻意創造出來的,是可遇而不可求的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